在隧道施工中,混凝土濕噴工藝是一種重要的施工方法。本文將詳細介紹混凝土濕噴機械手在隧道施工中的操作程序、施工工藝以及注意事項。
操作流程
混凝土濕噴機的操作流程如下:
1. 打開速凝劑輔助風:首先開啟速凝劑的輔助風系統(tǒng)。
2. 緩慢打開主風閥:逐步打開主風閥,以保證系統(tǒng)的穩(wěn)定。
3. 啟動設備:依次啟動速凝劑計量泵、主電機和振動器。
4. 加料:向料斗中加入混凝土材料。
施工工藝
噴射混凝土的施工應采用分段、分片、分層的方法,具體步驟如下:
1. 分段施工
- 噴射順序應自下而上,分段長度不宜超過6米。
- 低洼處應先噴平,再分層、往復噴射。
- 每段施工時,上次噴混凝土應預留斜面,斜面寬度為200~300毫米,并用壓力水沖洗潤濕后再行噴射。
2. 分片噴射
- 自下而上進行噴射。
- 先噴鋼架與壁面之間的混凝土,再噴兩鋼架之間的混凝土。
- 邊墻噴射應從墻腳開始向上進行,避免回彈裹入噴層。
3. 分層噴射
- 后一層噴射應在前一層混凝土終凝后進行。
- 若終凝1小時后再噴,應先用風水清洗表面。
- 一次噴射的厚度應以不滑移、不墜落為標準,邊墻控制在7~10厘米,拱部控制在5~6厘米。
- 頂部噴射混凝土時,兩次間隔時間應為2~4小時,以避免墮落現(xiàn)象。
注意事項
1. 噴射速度與風壓的控制
- 噴射速度要適當,利于混凝土的壓實。
- 風壓過大,會增加回彈;風壓過小,壓實力不夠,影響混凝土強度。
- 起始風壓應達到0.5MPa后才能操作,邊墻的工作風壓為0.3~0.5MPa,拱部為0.4~0.65MPa。
2. 噴嘴與受噴面的角度與距離
- 噴嘴與受噴面間距應為1.5~2.0米,噴射角度盡可能接近90°。
- 噴嘴應連續(xù)、緩慢地作橫向環(huán)行移動,一圈壓半圈,環(huán)形圈的橫向40~60厘米,高15~20厘米。
- 若受噴面被鋼架、鋼筋網(wǎng)覆蓋時,可稍加偏斜,但角度不宜小于70°。
- 角度過大或過小會導致混凝土在受噴面上的滾動,產(chǎn)生波形噴面,增加回彈量,影響質(zhì)量。
掌握混凝土濕噴機的操作程序和施工工藝,以及注意施工過程中的細節(jié)和問題,可以有效提高隧道施工的質(zhì)量和效率。這些方法和技術(shù)的應用將有助于確保噴射混凝土的強度和穩(wěn)定性,減少施工中的問題和缺陷。